接下来,我们将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政策,除了在内河航线继续推进岸电建设,还将加快千吨级以上港口泊位岸电设施建设,提升岸电设施数字化管理水平,为绿色水上交通提供强劲动能。
价格稳则民心稳、市场有序、经济平稳。胡祖才分析,今年1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0.9%,大幅低于美国7.5%、欧元区5.1%的水平;PPI同比涨幅回落至9.1%,也大幅低于欧元区20%以上的水平。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特别是地缘冲突加剧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和不确定。保障粮食安全,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何应对新挑战,做好国内保供稳价工作?在3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总的来看,中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生猪产能充足,工农业产品和服务供给充裕,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胡祖才表示,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完善煤炭价格区间调控,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决守好民生用能底线。
粮食、能源、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事关民生福祉、工农业生产、宏观经济大盘。加快推进2亿吨以上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能力建设,新增50亿立方米以上储气设施,推动全国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达到3亿千瓦以上,引导重点能源生产企业和能源大用户加强社会责任储备。该船是由原来总载重3000吨位的燃油货船改造而成,把电能作为整艘船的唯一能源,实现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
此次改造也为同类型燃油货船节能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同时,江苏被确定为国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试点省份,在港口全力推广燃油船舶靠港后的岸电系统。2月22日,长江流域最大载重吨位的电动货船船联1号在南京成功首航。据了解,2020年,长江首艘千吨级电动货船在常州下水。
这条船以前是跑南钢码头运煤的,一开船,动力舱里吵得都听不清说话。今年,我们将在这艘船首航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同类短途大吨位运输船舶油改电试点,促进形成电动船泊系列标准,助力内河航运绿色低碳转型。
在大吨位电动货船领域,根据我们调研,国内外均没有特别成熟的技术。在执法船、游船、渡船等水上交通领域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动船舶。目前,江苏全省港口累计建成岸电设施3036套。但是通过我们团队的联合攻关,实现了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达90%以上。
近年来,江苏全力推进内河航道水污染治理,在运输侧推广包括货船、拖船、游船、公务船舶等在内的全电化改造。随着多方共同努力,江苏纯电动船舶改造力度不断增大。接下来,我们将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政策,除了在内河航线继续推进岸电建设,还将加快千吨级以上港口泊位岸电设施建设,提升岸电设施数字化管理水平,为绿色水上交通提供强劲动能。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周社宁介绍。
项目立项后,先后克服船舶直流微网系统、整船运行软件系统、电池安全管理控制系统等技术壁垒,最终攻克燃油货船全电动化改造难题。2021年,纯电动打捞船、纯电动拖轮相继在无锡、连云港交付使用。
江苏船联船长侯加波说,改造后,不但工作环境改善了,经济效益也不错,按年用电量65万千瓦时算下来,总电费约41.71万元,降低了不少用能成本,保守预计6年就可以回本。改造船联1号,主要是拆除原来的柴油动力系统,更换成了2组总重34吨的可移动磷酸铁锂电池,整船电池容量约为2200千瓦时,相当于30多台电动轿车的电池容量,充满一次电约3小时,可航行120公里以上
今年,我们将在这艘船首航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同类短途大吨位运输船舶油改电试点,促进形成电动船泊系列标准,助力内河航运绿色低碳转型。改造船联1号,主要是拆除原来的柴油动力系统,更换成了2组总重34吨的可移动磷酸铁锂电池,整船电池容量约为2200千瓦时,相当于30多台电动轿车的电池容量,充满一次电约3小时,可航行120公里以上。近年来,江苏全力推进内河航道水污染治理,在运输侧推广包括货船、拖船、游船、公务船舶等在内的全电化改造。这条船以前是跑南钢码头运煤的,一开船,动力舱里吵得都听不清说话。2月22日,长江流域最大载重吨位的电动货船船联1号在南京成功首航。目前,江苏全省港口累计建成岸电设施3036套。
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周社宁介绍。同时,江苏被确定为国家岸电系统受电设施改造试点省份,在港口全力推广燃油船舶靠港后的岸电系统。
在大吨位电动货船领域,根据我们调研,国内外均没有特别成熟的技术。项目具体负责人、国网南京供电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天介绍。
但是通过我们团队的联合攻关,实现了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达90%以上。据介绍,船联1号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打造。
在执法船、游船、渡船等水上交通领域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动船舶。该船是由原来总载重3000吨位的燃油货船改造而成,把电能作为整艘船的唯一能源,实现零排放、低噪音、无污染。随着多方共同努力,江苏纯电动船舶改造力度不断增大。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市场智电处副处长阮文骏说。
接下来,我们将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政策,除了在内河航线继续推进岸电建设,还将加快千吨级以上港口泊位岸电设施建设,提升岸电设施数字化管理水平,为绿色水上交通提供强劲动能。项目立项后,先后克服船舶直流微网系统、整船运行软件系统、电池安全管理控制系统等技术壁垒,最终攻克燃油货船全电动化改造难题。
此次改造也为同类型燃油货船节能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据了解,2020年,长江首艘千吨级电动货船在常州下水。
仅2021年,江苏岸电使用电量3066万度,同比增长76.7%。2021年,纯电动打捞船、纯电动拖轮相继在无锡、连云港交付使用。
江苏船联船长侯加波说,改造后,不但工作环境改善了,经济效益也不错,按年用电量65万千瓦时算下来,总电费约41.71万元,降低了不少用能成本,保守预计6年就可以回本此外,2022年副中心将继续加快一批重大工程建设。当前,副中心建设已经从拉开城市框架进入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据介绍,今年副中心固定资产投资安排体现出三大特点:一是更加聚焦重大专项任务,在高精尖产业发展、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民生保障、区域交通补短板等方面的投资额占副中心全年投资额的比重较去年提升23%;二是更加突出经济平稳运行,在确保完成今年1000亿元规模投资同时,有效衔接今年一季度窗口期,推动建设项目全面达产达效,一季度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三是更加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在今年规模投资中,社会投资额占比达70%,社会投资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记者22日从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获悉,2022年副中心固定资产投资保持1000亿元规模,涉及426个项目。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副中心建设将始终保持生机勃发态势。
2021年,副中心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6亿元、建安投资470亿元,实现副中心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在基础设施领域,将开工建设M101线、北京轨道交通6号线南延,加快建设北京轨道交通平谷线等;在民生改善领域,将加快学校、医院等优质资源转移,将建成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加快建设人大通州新校区一期等;在产业发展领域,将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动一批优质资源落地,利用好北京环球度假区外溢效应;在行政办公领域,将有序推进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建设,建设集中便捷的政务服务设施,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等
此外,2022年副中心将继续加快一批重大工程建设。在基础设施领域,将开工建设M101线、北京轨道交通6号线南延,加快建设北京轨道交通平谷线等;在民生改善领域,将加快学校、医院等优质资源转移,将建成北京第一实验学校,加快建设人大通州新校区一期等;在产业发展领域,将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动一批优质资源落地,利用好北京环球度假区外溢效应;在行政办公领域,将有序推进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二期建设,建设集中便捷的政务服务设施,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等。